保羅神學講座
姓 名:
手 機:
□我要參加 2010/5/28(週五)晚上 □並要吃晚餐
教會名稱:
□我要參加 2010/5/29(週六) □並要吃午餐
福音債,保羅心,骨肉情
談保羅的宣教策略
講員:林榮華牧師, 美國德州西南浸信會神學院新約博士(Ph.D.)、曾任教於台灣浸信會神學院、聖
光神學院、及北美的華人神學院.
時間: 2010/5/28(週五)晚上7-9 (6:30酌備晚餐)
2010/5/29(週六)上午10-12, 下午1-3 (酌備午餐)
地點: 海總福音堂。地址: 高雄市左營軍校路553號
聯絡人: 王德優牧師。 手機: 0911164326, 請事先以e-mail
或傳真07-5885397報名,以利備餐(免費)
使徒行傳中記載保羅每到一個新的宣教工場總是先到猶太人的會堂去傳道,直到被迫離開為
止。保羅既是外邦人的使徒,為何在會堂傳道?
耶穌說救恩是從猶太人出來的,對初代門徒來說,神揀選猶太人賦予他們宣教的責任,要作外
邦人的光。保羅秉承這個信念,自然是以會堂為其外邦宣教的基地。
然而,保羅的宣教神學帶給外邦猶太社群極大的衝擊。由基督論所衍生的救恩論,意謂外邦人
不用守律法即可得救;既已得救,不分猶太人外邦人的教會論,造成猶太人身分特徵的式微,至終
可能演變成外邦猶太社群被同化的危機。
保羅甘冒生命危險在會堂傳道,一方面要改革猶太教,宣揚因信稱義的道理,使猶太人與外邦
人在基督裡合而為一;另一方面出自愛骨肉之親的心,深信將來以色列全家都要得救。
摘自講員新書: Is St. Paul a Jewish Deviant or a Reformer of Judaism? The Clash of Jewish Identity and
Christian Identity in Asia Minor. Lewiston, NY: Edwin Mellen Press, 2009。本書的部份內容曾於2008及
2009年的 「福音派神學學會」(Evangelical Theological Society) 的年會中發表, 論文題目分別為:
「保羅的外邦宣教對猶太人身分定位所造成的危機」(Jewish Identity Crisis Posed by Paul’s Gentile
Mission) 及「亞伯拉罕在救恩歷史中的角色」(The Role of Abraham in Salvation History)。聖光神學
院, 中原大學, 及香港中文大學圖書館皆有此書. 中文版計畫於近期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