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APELT講座 【信徒皆君王─馬丁路德論基督徒的自由】新竹場
1971年,心理學家兼經濟學家赫伯特·西蒙(Herbert A. Simon)首次在理論上提出「注意力經濟」,指出資訊豐富的社會中注意力的稀缺性,當時他就發現社會中的大量資訊會瓜分掉人們的注意力,因此,在社會中獲得關注只會越來越困難與稀少。追求「注意力」,就會像追求資源與貨幣一樣,成為個人與企業的目標。
時至今日,自媒體崛起,開始在網路社群中「競逐流量」,希望達到「流量變現」。這也導致一個有趣的現象,既然「注意力經濟」的影響越來越顯著,「追求流量」就成為最高指導原則,容易變成劍走偏鋒、吸人眼目;甚至也可以發現「誠實」、「正直」、「說話前後一致」也不再是重要的原則,因為一旦注意力稀缺與短暫,查證也就變得不太重要,只要有流量與相應而來的聲量,就變成難以撼動的「話語權」與「影響力」。因此,在「競逐流量」而無所不用其極的現象中,其實也很難規範自媒體與各式網紅,「有所為、有所不為」的自律界線也極其模糊,難以形成約束,因為爭議的言行,有時候反而帶來更大的聲量與關注。
這樣的現象呈現一種沒有邊界的「自由」,流量競逐者願意以任何代價,極大化虛實整合的注意力,以帶來經濟的效應。
但另一個層面,也不需要以「惡意」或「貪婪」來理解。競逐現象背後也可能是一種「恐懼」!源於恐懼社群上不留情面的殘酷現實,所以人們恐懼變得沒沒無聞、面臨失敗與淘汰、或者流於平凡的焦慮......。以至於所展現的「自由」,其實也不真的「自由」,而是當陷入這樣的競逐之中,只有不得不的掙扎與為難,按著群眾所定義的遊戲規則走下去......
任意為之的「自由」,其實是不得不為之的「不自由」!
今年三月份,信義神學院邀請香港信神的李廣生老師,
為我們分享這個專題「信徒皆君王─馬丁路德論基督徒的自由」
盼望大家在這對於「自由」有不同詮釋的現代世界,
透過路德的視角,更豐富深入的認識「基督徒的自由」!
◆今年講座採免費入場,希望能服務更多弟兄姊妹
◆請您登記報名,以利「講義」和「餐點」預備。
★ 新竹場(登記至3/4)
時間:3月11日(一) 09:00~15:10
地點:中華信義神學院
新竹市東區大學路51巷11號
❤️本場有直播,請關注信神YT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