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崇榮牧師最新講經大會消息 五月將首次在台開講羅馬人書
唐崇榮牧師羅馬書講經大會
首次在台聚會 2014年5月19-21日
連續三晚7:30開始,在台北浸信會懷恩堂舉行。
信息每場不同且具連貫性,歡迎每場參加。
羅馬書的重要性 唐崇榮牧師
為什麼《羅馬書》的信息很重要呢?為什麼《羅馬書》裡面的福音,是每一個時代所需要的呢?因為保羅已經看出了在萬變的人和社會裡面,有永恆不變的的事實。人的文化在改變,人的社會在改變,人的建築,人的風俗習慣都在改變,而且每一個人每一個時刻都在改變。你從剛才進這個禮堂,到你出去的這一段時間你也改變了。你至少有些觀念的改變,領受神的話給你的刺激所產生的改變,至少你聽到多一些知識,你感到人生更有意義而有改變。但有一些從來不改變的事實。什麼事實呢?人罪惡的問題,誰能解決?法院到底是不是對付罪惡的呢?法官的判決是不是審判罪惡呢?法院判人入監服刑,是不是解除罪惡呢?
羅馬帝國的法律系統是這樣嚴謹的,羅馬的法官法院是很著名的,但是這些法官處理罪人的時候,他本身是不是沒有罪呢?如果他自己是有罪的,他憑著什麼資格去處理罪人的問題呢?所以這個是基本沒有改變的事實。「人性是有罪的,每一個人都是罪人。」這個問題不是羅馬帝國所能解決的,誰能解決呢?神能解決。神的寶座有計劃,神的旨意裡面有犧牲,神的靈有光照,神的兒子裡面有救贖罪惡的大能。
所以羅馬城需要什麼呢?你在把一些黃金放進去使他更富有嗎?羅馬城太富有了。你再加一點軍隊使他更強盛嗎?羅馬的軍隊太強盛了。羅馬的別墅、羅馬的公共浴池所用的材料是你不能想像的,連現在最偉大的王宮也不一定能比得上。這個大城還需要什麼呢?但是保羅說:「我要把上帝的福音傳給你們在羅馬的人。」這句話什麼意思呢?使徒保羅胸有成竹,他可以給的是羅馬城什麼所沒有的。
保羅對羅馬城胸有成竹,因為他知道:「羅馬城啊,無論你多驕傲,多榮耀,多富貴,多有權勢,你是罪人,你是有罪的城市」,所以這個信息是強的不得了的。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一直把罪挖出來,挖到第三章二十三節的時候,講了一句,「因為世人都犯了罪,虧缺了神的榮耀。」你說保羅是帶來絕望嗎?帶來公義的審判同指責嗎?不是的。六章二十三節他突然說:「在基督裡面,因為神的恩典,有永生,雖然罪的工價乃是死,在基督裡面,給我們的是永生。」(編按:因為罪的工價乃是死;惟有神的恩賜,在我們的主基督耶穌裡,乃是永生。)
所以保羅清楚知道羅馬城需要什麼。羅馬城不但是罪大惡極的城市,羅馬城是人吃人的城市。許多從各國戰敗,被帶回來的俘虜,他們的命運已經定了,終身不甘願也不得不勉強地屬於買他的主人。他們的命賣掉做人家奴隸的時候,賣多少錢也不是他們拿的,是別人拿去的。這些人的一生已經暗淡無光,前途非常淒慘。但保羅要把基督釋放人的福音傳給羅馬城的人,一方面指責罪惡,一方面把神的公義顯明出來。
神的公義不像法院裡面所講的義,在羅馬帝國的法院裡面所講的「公」、講的「義」不過是一種理性東西,紙上所寫的文章而已。如果羅馬帝國有公義的話,為什麼羅馬巡撫彼拉多清楚查出耶穌沒有罪,要把他交到猶太人釘十字架?彼拉多在歷史上的存在,證明兩個最可怕的矛盾。一個就是彼拉多清楚知道耶穌是沒有罪的,但是他不能執行公義。他說:「我查不出他有什麼罪,我查不出他有什麼罪,我查不出他有什麼罪。」他就叫人把水帶到他面前來,公眾用水洗他的手,就認為自己可以逃脫這個責任。「你們自己辦他吧,你們要把他釘十字架,就把他釘十字架吧!」他代表誰?他代表最講法律、最講公義的羅馬帝國。這個矛盾就顯出來了-無能!所以「彼拉多」這三個字一定要在「使徒信經」裡寫出來。
彼拉多的存在,證明羅馬帝國有兩個嚴重的矛盾。第一,羅馬法律所傳的公義根本是矛盾的,虛假的,是空洞的。這是實際存在的一個矛盾。第二,彼拉多在審判耶穌的事情上,彰顯希臘追求真理是絕對不可能達到的。羅馬承繼希臘的哲學智慧,幾百年討論真理的問題,到耶穌基督說:「我就是真理。我生來作王,特要為真理作見證。」彼拉多回答:「真理是什麼?」他不要真正答案,他不過要發問題。他沒有等耶穌說真理是什麼,他就走了。彼拉多回那句話是什麼意思呢?「有真理嗎?你還敢講你作真理的見證嗎?如果有真理,猶太人怎麼把你帶到這裡來叫我殺你呢?猶太人不是講他們領受上帝的啟示,知道上帝的律法嗎?怎麼把你這樣好的人帶來這裡,讓我定你的罪?我是不相信有真理的,你這麼講真理,我就當作耳邊風了。我查不出你的罪,你不該死。但我不相信有真理,你去死吧!」
今天的政治不是這樣嗎?從聖經記載人犯罪,直到今天。人的政治是不是這樣?人的社會是不是這樣?人的法律是不是這樣?我做頭的時候這就是我的真理,你做頭的時候這就是你的真理。彼拉多把耶穌處死於聖地,基督把保羅帶回羅馬城來講公義。保羅在《羅馬書》裡面講義!義!義!義!義!正是羅馬帝國最需要的。為什麼呢?因為羅馬帝國講公義講太多了,講最多公義的卻是最踐踏公義的。法官應當是為法律爭戰的人,但是法官也是最懂得怎樣走法律空洞去犯法的人。
我們要先有一個很大的視野,看見這《羅馬書》的背景,不是當時羅馬城多少建築多少人口,而是整個羅馬文化的精髓裡,犯了什麼癌症在裡面。為什麼需要福音來糾正它呢?為什麼需要福音來光照它呢?為什麼需要福音來醫治它呢?因為羅馬城就是全世界人的成就,離開神的墮落的一個寫照。Roman empire is the mirror of the human fall before god.你看見人間榮耀的時候,那些物質成就的時候,也就是心靈敗壞的時候,道德淪喪的時候,人格喪失的時候,遠遠離開神的時候。《羅馬書》告訴我們,人類這永遠不變的罪性的事實,也告訴我們每一個歷史時代,每一個朝代,每一個國家,每一個民族,人都需要福音。如果人沒有犯罪,人性可以用教育改善,人格可以從哲學裡面提高的話,那麼人不需要福音。但是事實不是如此,因為罪是一個永不改變的事實,所以福音是人永遠不可不需要的一個真理。(選錄自唐崇榮牧師羅馬書講經大會信息,吉隆坡;未經講員過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