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隆大教堂—「北方耶路撒冷城」的標誌性建築
題目:科隆大教堂—「北方耶路撒冷城」的標誌性建築
日期:16.10.2016(主日)
時間:下午3:00-4:30
地點:閩南三一堂九龍堂(何文田勝利道34號新勝大廈1樓)
講座介紹:
如果說直到上世紀初,歐洲的教堂還僅僅是宣揚教義,舉行宗教儀式和個人默想靈修的宗教空間,那麼在今天,它們如同一座座藝術博物館,吸引著越來越多來到歐洲旅行的普通遊客。人們通過高聳宏偉的教堂建築,色彩斑嫻的玻璃窗,莊嚴肅穆的雕像和神秘敬虔的祭壇畫等了解歐洲基督教藝術。
從詞源學看,歐洲語言中的”教堂”(eng. Church, dt. Kirche)一詞,是從希臘語 “kyriake”(”屬神的”)發展而來。因此,教堂作為”上帝的房子”即指基督徒群體聚集禱告和敬拜的建築。作為舉行宗教儀式的空間,除了教堂建築本身,教堂內所保存的聖物和教堂內部的陳設,如彩色玻璃窗、祭壇畫、雕塑以及教堂聖樂等都能幫助基督徒了解聖經故事、認識基督教義,在觀看和默想中審視自我、親近上主。
科隆主教堂(Kölner Dom,全名Hohe Domkirche St. Peter und Maria),是位於德國科隆的一座天主教主教座堂,它是科隆市毫無爭議的標誌性建築物。教堂的建築歷經600多年,教堂內保存有珍貴的鍍金三王聖龕,阿爾卑斯山以北最古老的戈羅十字架(Gerokreuz),著名中世紀畫家施特凡·洛赫納(Stephan Lochner)所繪的祭壇畫,甚至二十世紀藝術家格哈德·里希特(Gerhard Richter)繪製的彩色玻璃等享有盛名的傑作。
本次講座將向大家介紹科隆大教堂的建築歷史,風格以及內部諸多不同的宗教藝術作品。期望能在認識這些享有盛名的宗教藝術的同時,亦能學習感受這些傑作的宗教力量。
查詢電話:2713-5151
中華基督教閩南三一堂 主辦